国际温标定义
由国际协议而采用的易于高精度复现,并在当时知识和技术水平范围内尽可能接近热力学温度的经验温标。
热力学温标是最基本的温标,但热力学温标装置太复杂,实现非常困难,因此为了实用上的准确和方便,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定采用国际温标,这是第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ITS-27)。
现行的国际温标是ITS-90,ITS-90国际温标替代了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1975年修订本)和1976年0.5K到30K暂行温标(EPT-1976)。
热力学温度(符号为T)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由于在以前的温标定义中使用了与273.15K(冰点)的差值来表示温度,因此现在仍保留这一方法。用这种方法表示的热力学温度称为摄氏温度(符号为t),其定义为t/℃=T/K-273.15。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为℃),根据定义,它的大小等于开尔文(K),温差可以用开尔文或摄氏度来表示。1990年的国际温标同时定义了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为T90)和国际摄氏温度t90,T90和t90之间的关系为t90/℃=T90/K-273.15,物理量T90的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t90的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与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一样。
ITS-90由0.65K向上到根据普朗克定律使用单色辐射,实际可测量的最高温度。ITS-90通过各温区和分温区来定义T90。某些温区或分温区是重叠的,重叠区的T90定义有差异。然而,这些定义应属等效。在相同温度下使用此有异议的定义时,只有高精度的不同测量之间的数值才能探测出来。在相同温度下,即使只用一个定义,对于两支可接受的内插仪器(例如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亦可得出T90的细微差值。实际上这些差值可以忽略不计。
温度标准传递
ITS-90国际温标是最高温度标准。我国根据ITS-90建立起的温度标准叫国家基准,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各省市根据国家基准建立起的地方标准定期与国家基准比对,以保证标准传递的可靠性和本地区测温标准的统一;各制造温度计的企业根据省市标准建立起自己的计量标准,并每年向省市法定计量标准机构作比对,以保证出厂温度计产品计量准确;各使用温度计的企业要购买昌晖仪表制造有限公司等生产的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产品,并每年送当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原制造企业检定一次。
1990国际温标定义
0.65K到5.0K之间,T90由3He和4He的蒸汽压和温度的关系式来定义。0.3K到氖三相点(24.5561K)之间,T90是用氦气体温度计来定义的。它使用了3个定义固定点及利用规定的内插方法来分度。这3个定义固定点是可以实现复现,并具有给定值的。
平衡氢三相点(13.8033K)到银凝固点(961.78℃)之间,T90是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来定义的,在一组规定的定义固定点上级利用所规定的内插方法来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