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控制阀前后压差的变化,会引起可调比的变化,因此为方便起见,将可调比分为理想可调比和实际可调比。

1、控制阀理想可调比
理想可调比是指控制阀前后压差不变时的可调比,即

理想可调比等于控制阀的最大流量系数和最小流量系数之比。从使用的角度看,理想可调比越大越好,但由于受到阀心结构和加工工艺的限制,最小流量系数不会太小。目前我国控制阀的理想可调比主要有R=30和R=50两种。
2、控制阀实际可调比
理想流量特性是在假定控制阀前后差压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阀安装在管道上,要么与其他设备串联,要么与旁路管道并联,因此控制阀前后差压总是变化的。这种情况下的控制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qmax和最小流量qmin的比值为实际可调比。
①串联管道时的实际可调比
控制阀与其他设备串联工作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节阀上的压差是其总压差的一部分,总压差△Ps等于管路系统的压差△Pp与控制阀压差△Pv之和。当总压差△Ps一定时,随着阀门开度的增加,引起流量的增加,管道的阻力损失相应增加,控制阀上的压差减小,引起控制阀所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减少,所以控制阀的实际可调比会降低。

图1 串联管道
串联管道实际可调比为

式中,R为理想可调比;△Pvmin为控制阀全开时阀前后的压差;△Pvmax为控制阀全关时阀前后的压差,接近于管路系统的总压差△Ps。令s=△Pvmin/△Ps,则


图2 串联管道时控制阀的实际可调比
②并联管道时的实际可调比
由于控制阀的流通能力选择不合适,或者工艺生产负荷变化较大,有时需要把旁路阀打开,形成并联管道系统,如图3所示。 管道总流量q等于控制阀的控制流量q1与旁路流量q2之和,由于旁路流量q2的存在,相当于流过控制阀的最小流量qmin增加,使实际可调比减小。

图3 并联管道
并联管道时的实际可调比为
由于控制阀的最小流量远远小于旁路流量,即q1min<<q2,则Rp≈qmin/q2,令x为控制阀全开时的流量与总管最大流量之比,即x=qman/[(1-x)qman]=1/(1-x),从这个公式不难看出,控制阀全开时的流量与总管最大流量之比x越小,旁路流量越大,实际可调比越小,x与Rp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并联管道时控制阀的实际可调比
当你对控制阀可调比有一定了解后,最好去看看控制阀产品,加深对控制阀可调比实际应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