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播
国外的好技术为何在国内用不好

2022/3/10 0:39:09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www.e-cumulus.com/community/4143.html

谈工业互联网时,我一直把“高级算法”形象地比喻为“小秘书”:没事不找你,有事让你都知道。有了这样的“小秘书”,过去出了问题“人找数”,现在出了问题“数找人”;管理的效率就提高了。

今天有个老朋友打电话给我,提出了他的质疑:在中国的企业中,即便有信息给他,很多人根本就不看。国外有些很好的软件,国外用的很好,但拿到国内就是没有人用。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厂子里有些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好的工具也懒得用。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国外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把很多精力用于优化和改进。所以,对数据分析算法会有比较大的兴趣。国内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往往是做“救火队员”,出了事情忙于应付。对优化和改进关心的就少了。所以,国内的人也不全是因为懒,而是没工夫管这些“小事”。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大体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好企业致力于找到问题的根源,尽量不犯二次错误。这样,工厂运行久了,杂事就少了。事情少了以后,人自然就会“没事找事”。比如搞些PDCA、对标找差,甚至会追求零等待、零库存、零缺陷。这种“没事找事”其实很重要,因为能推动企业的持续改进、维持高质量的水平。但要搞这些事情,没有数据分析是不行的。

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管理和质量水平要上升到一定程度,大家才能对数字化真正感兴趣起来,价值也才容易体现。

来源:仪表圈/作者: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企业研发一线工作20年;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东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内知名智库、走向智能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原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上一篇:郭朝晖: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学智慧

下一篇:让大脑容下矛盾的观点

云南昌晖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香港昌晖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昌晖自动化 滇ICP备14003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