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播
郭朝晖:不能公开的秘密

2021/1/2 10:46:55 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www.e-cumulus.com/community/3529.html

最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摩擦日趋激烈。大家开始关注国外在关键技术上对中国“卡脖子的问题”。在一次讨论会上,我与一位来自某事业单位的专家产生了激烈的交锋。讨论期间,他用一个我熟悉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高度评价某家企业。我告诉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项普通的技术,只是宣传工作搞得非常好、社会影响力也非常大。

有位著名的院士,经常在国内重要的学术性会议上介绍一个工业大数据应用相关的案例。他介绍说:这个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我恰好是这个案例的知情人。我知道,这个案例中提到的技术没有价值,取得的效益与技术本身其实无关,只是宣传上混在一起说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司空见惯。前面提到的专家和院士,是从宣传材料上资料上得知案例的,并非故意造假。但是,出现在宣传材料上的技术,就像出现在舞台上的演员;而技术上的亮点,就像摄影师刻意捕捉的瞬间和角度。所以,从宣传资料上看到的东西,和人们的真实感受并不一样。


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笔者对这两个案例的内容和人物都是言语不详。原因很简单:我与例子里面的人和事往往有些关联,但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如果详情全盘公开,可能会给自己引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一线科技人员的想法,大体上与我相同。


民间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类真实的认识,往往来自于一手信息,而不是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宣传资料。媒体或宣传材料上的信息易于传播,却往往有浮夸的成分。自己看到的东西往往更接近真实,但却不易传播。由于假像利于传播而真相不利于传播,“接近真实”的信息往往来自接近真实的地方和人,站在远离真实的地方,往往只能看到“远离真实”的假象。


实践决定认识。国内有些专家学者从来就是远离实践和技术一线的。他们习惯于从宣传材料和汇报中了解问题。脑子中的很多案例都是虚假的。久而久之,对科技发展的规律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把科技发展向错误的方向引导。

作者:
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企业研发一线工作20年;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东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内知名智库、走向智能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原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郭朝晖

上一篇:回顾2020:郭朝晖对创新/智能化/现代工业的一些认识

下一篇:10点让你2020年终总结更出彩

云南昌晖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香港昌晖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昌晖自动化 滇ICP备14003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