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对常识的顿悟

2021/2/19 23:59:00人评论次浏览分类:文化长廊 文章地址://www.e-cumulus.com/community/3613.html

我一直觉得许多科技工作者缺乏常识,而常识对创新非常重要。有人问我:常识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为什么还要强调?既然是常识,为什么能帮助创新?对这个问题,我似乎一直没有说清楚,甚至也没有想清楚。

有一天读到老友樊志宏博士的一篇文章,关于发展的拐点。我突然有点顿悟了:所谓的常识,就是在跨越拐点后仍然有效的规则。所以,当拐点来临时,人们可以根据常识制定新的行动规则,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例如,人们从贫穷走到富裕是个拐点。人穷且营养不良时,多吃点有利于健康;人富有且肥胖的时候,少吃点有利于健康。营养均衡是人们追求的“常识”,但经过财富的拐点后,具体的做法却不一样了。


再如,从供给不足到产能过剩也是一个拐点。供给不足时,产量增加就是满足市场需求;产能过剩时,提高质量才是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的常识,而在拐点前后的具体做法却是不一样。


所以,常识就是在拐点之前和拐点之后仍然有效的规则、不变的规则。所以,有了这样的规则,才能指导我们跨越拐点。但是,常识往往是抽象的、不具备操作性。要给出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必须与拐点前后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芒格说:常识并不容易被人发现。确实如此。我们经常意识不到空气的存在: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存在空气的环境中。人们认识常识时,干扰总是存在的:正如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时,物质的运动总是受到摩擦力和阻力的干扰。同样的道理,常识往往也是不容易发现的。只有当我们经历拐点、发现传统方法遇到困难时,才会意识到常识的重要性。


我发现,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并没有想清楚这样做是不是对的。人们的决策更多地依赖经验或者过去的理论。当发展遭遇拐点时,按照过去的经验做事,会遭遇挫折。但人们往往还是舍不掉这些过时的经验,总认为是其他问题导致的。


这时,只有理论能帮助我们摒弃不合时宜的经验。而理论,往往是从令人信服的常识出发的:就像几何学是从公理出发,力学是从牛顿定律出发一样。理论或许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方法是有效的,但理论可以让我们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所以,正确的理论能够提高创新者的效率。


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拐点,许多企业也希望跨越“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创新”的拐点。当我遭遇很多困惑时,开始尝试着从常识思考问题。于是,我发现:科技界许多流行的观点、现行的做法都是错的。其实,不仅在技术问题上,在人口问题上、在城市发展问题上、在经济问题上,许多专家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很多专家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那些常识性的问题,而社会和技术的拐点却来临了。


对创新者来说,专家的话往往是不能信的。创新者必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其实就是相信自己掌握的那些常识和实际情况。

作者: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企业研发一线工作20年;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东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内知名智库、走向智能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原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相关仪表推荐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

客户姓名:
邮箱或QQ:
验证码: 看不清楚?